刷卡機錢刷上了交易失敗咋樣
網上關于刷卡機錢刷上了交易失敗咋樣,為了彌補小時候的自己的刷卡知識比較多,也有關于刷卡機錢刷上了交易失敗咋樣的問題,今天第一pos網(www.keemji.com)為大家整理刷卡常見知識,未來的我們終成一代卡神。
本文目錄一覽:
刷卡機錢刷上了交易失敗咋樣
前兩天在推特上看到一個10歲女孩的豪華圣誕愿望清單,“觸目驚心”:
清單里除了新衣服新鞋新玩具,一只真小白兔以外,還有iphone 11,airpods耳機,新版Macbook air,gopro,香奈兒包包,Gucci拖鞋,精油化妝品……再加4000刀的現金。別說那個小女孩了,我都想收到這樣的圣誕禮物!
網友的評論可以總結為:
1. 她可能想當個旅游博主。
2. 這個“高品味”的小姑娘今年會發現圣誕老人啥的是不存在的。
發帖的爸爸隨后寫到:“我那個快十歲的女兒顯然對她圣誕禮物清單的價值沒有任何概念,但她還是為她的昂貴品味感到自豪。”
對比之下,妞妞的圣誕愿望可能更好實現一些,她想要個妹妹和一堆玩具
Please can I have:1.sister,2.toys
玩笑歸玩笑,但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太重要了。明白需求和欲望之間的區別,理解錢的價值和來之不易是學齡前孩子金錢教育的第一課,但現實是這其實是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學會的內容,熊孩子打賞主播xxx元早就不是什么稀奇的新聞了。
在傳統教育中,父母對孩子很少談到金錢,但父母肯定是給金錢教育里最重要的人,父母的消費觀念,消費習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金錢觀。
美國SurveyMonkey一項對2000人的財富調查中,當被問及他們的財務榜樣是誰時,大多數受訪者(37%)表示是他們的父母(19%父親,18%母親)。
3-7歲是孩子樹立金錢觀的重要階段,和幼兒園的孩子“談錢”永遠不會太早。
這篇文章總結了學齡前孩子應該了解的一些金融小知識,和父母在金錢教育中常犯的5個錯誤?
孩子是怎么明白金錢的價值的?
一項由劍橋大學和Money Advice Service合作開展的研究結果表明:
三歲的孩子就可以理解基本的金錢概念了,比如交易、選擇、對價值的理解、儲蓄等等。到7歲時,他們的很多理財習慣就已經建立起來了;而7歲以上的孩子會從日常生活中吸取理財的經驗。
國外一些學校為幼兒理財教育設定的目標是這樣的:
? 3歲 開始辨認錢幣。
? 4歲 學會用錢買簡單的用品。
? 5歲 明白錢是勞動得到的報酬,開始學習攢錢。
對于學齡前的孩子,需要掌握哪些基礎的金錢概念,可以理解多少呢?
數數
孩子對金錢的認知是從數數開始的。2-3歲的孩子可以把數字和其它名詞區分開來,到了4歲,大多數孩子都能理解數字的基本概念,比如物體和數字的一一對應關系,數字固定的順序,數數時最后一個數代表結果等等。大多數孩子在5歲時能明白“等于”的概念。
貨幣的價值
要想理解貨幣交易,就需要明白硬幣的面額不是通過硬幣大小來衡量的;換句話說,不是因為硬幣的物理尺寸更大,而是它的價值也更大。
如果在一元和5毛的硬幣中選大小,孩子很可能會選擇一元,因為看起來“更多”,尺寸更大。他們很難同時考慮硬幣的數量和硬幣代表的價值。通常到7歲時,孩子才能真正明白貨幣的價值。
等價交換原則
貨幣兌換的基礎建立在雙方都覺得付出跟回報是等價的情況下。年齡偏小的孩子很難區分“想要”與“需求”,因為這對認知和情感上都要求很高。
3-4歲的孩子明白錢是用來買東西的,但他們認為可以不付錢就可以拿東西走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對購物流程的熟悉,他們會更加了解“價格”和交易中涉及的規則。
5-6歲的孩子能明白知道錢的面額“買不起”某件東西。直到孩子快到七歲時,他們才開始理解錢是用來兌換商品的,并且只有當支付的面額大于商品的標價時,別人才會找錢給ta。
這個年齡段孩子進階的標志是:到四五歲時,孩子們會明白買東西是需要付款的,但可能不能理解不同面額硬幣的價值不同。
提前計劃的能力
“未來感”和“延遲滿足”是財務管理里非常重要的概念。比如說存錢意味著愿意并能夠拒絕當下的小額獎勵,以獲得更大的獎勵,這需要孩子理解現在和以后的區別,并具備“延遲滿足”的能力。
Kate McKinnon的短片《talk money with kids》里,她把“延遲滿足”比喻成了:你選擇現在吃一口披薩,還是過會兒吃一整塊披薩?
但4-5歲的孩子理解未來時間的能力還非常有限,甚至沒法想象未來幾天或幾周發生的事,很容易跟過去的事混淆在一起,所以在生活中我們應該不斷強化“未來”這個概念,可以把一些有意義的事,比如孩子的生日或者節假日和未來的時間聯系起來,讓它更加具體更容易理解。
為了幫助孩子們存錢買到喜歡的東西,可以通過制作心愿表的方式來計劃,用硬幣的形狀畫出已經存了多少錢(涂上顏色),以及還差的錢(不涂色)。
財商教育里我們常犯的6個錯誤
今年8月Country Financial詢問了1021名成年人對育兒和金錢教育的感受,多數父母表示他們寧可選擇帶孩子去看牙醫(39%)、與孩子談論性教育(36%)或直接幫他們交超速罰單(6%),也不愿和他們談論關于錢的話題。
近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認為,父母是孩子學習金錢管理的關鍵。但多數父母表示對個人的財務狀況沒有自信;在金融知識方面,接近半數(46%)父母為自己打了C或更低的成績。
不想和孩子談錢的原因大多數是因為不知道該怎么回答。“我們家富有嗎?”、“我們家有多少錢?”這些問題總是會讓我們莫名的尷尬,但一個具體數值并不是孩子能夠理解的標準答案。
微博@家有****
這其實是個很好的對話起點,我們可以通過反問來回答孩子的問題。每個人對財富都有不同的理解,孩子的回答往往單純又美好~
我們可以這樣反問孩子:你認為什么是富有呢?除了錢,還有什么能讓人變得富有呢?跨出思維定式,在生活中去傾聽孩子對于財富的理解,再加以引導。
父母是孩子財商教育里最重要的人,但我們往往只關心家庭的財務狀況,并很少意識到財商教育的重要性。以下是父母常犯的有關財商教育的五個常見錯誤\u200d♂?
01 為孩子支付一切
據去年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對1968名家長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94.2%的受訪家長認為過于重視孩子物質條件的現象普遍存在。
最普遍的原因是希望孩子擁有自己小時候沒有的好東西,不留遺憾(54.1%),還有兩個較為普遍的原因是自己小時候是備受呵護的獨生子女,也希望給孩子最好的(48.5%),以及第一次有孩子,特別激動和在意(45.5%)。
50.7%的受訪家長坦言自己經常超出個人經濟能力給孩子花錢,還有51.5%的受訪家長坦言會因為沒有給孩子買名牌而感覺虧欠孩子。
富養當然很好,但很容易轉換成為了孩子過度消費。根據匯豐銀行2017年全球教育報告,中國大陸地區的家庭平均每年教育支出高達42892美元,折合人民幣近三十萬元。
但無條件為孩子提供一切是錯誤的,尤其是在以犧牲自己的生活質量為代價的前提下。昂貴的補習班,大學學費/留學儲備金,買車買房,度假計劃……我們應該在自己和孩子的財務需求之間尋找平衡。養好孩子,陪伴比“砸錢”更重要。
02 孩子要什么都同意
研究表明,如果你總是無條件滿足孩子的要求,這其實是在剝奪孩子學習自我控制的機會。年幼的孩子需要學習區分“需求”和“想要”之間的界限。
超市里的日常場景:孩子看上了一件東西,爸爸媽媽不給買就大哭大鬧。我們應該耐心地和孩子討論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教給他們如何做出決策,這種習慣是從小養成的。
讓孩子從小就把想要的東西列成購物清單,最后帶著清單去逛超市。五六歲的孩子可以在筆記本上寫下自己想要的東西,三四歲的孩子可以在大人的幫助下畫出自己想要的東西。幾天以,后孩子們可能就會發現,自己可能并不是真的想要那些東西。
購物清單可以幫助孩子了解什么是剛需和彈需,還能避免超支。
在和孩子一起去購物的時候,可以試試:
“今天我們一定要去買畫筆,如果不買你就沒有筆畫畫了哦”,或者“雖然你的畫筆用完了,但媽媽上周已經給你買了新的,這次可以不用再買啦”,“左邊的畫筆又便宜又好用,右邊的貴一些還不容易出水,你覺得買哪個呢?”。
讓孩子去判斷什么是必須買的,什么是可買可不買的東西,在實例中去比較和選擇。
03 總是直接給孩子錢
我們還可以讓孩子用掙零花錢的方式得到一件心儀的東西,而不是直接買給ta。
我之前在網上看到一位美國媽媽Shaketha McCregor的做法超贊:成立一個小型家務公司。這種神神秘秘的方式簡直不要太好用,財商科普,招聘、信貸知識啥的都有了,家務問題也解決了!
McCregor給她三個孩子提供了三種職務的選擇,廚房經理,家務管家和洗衣主管。應聘人需要在規定的時間里到媽媽牌HR那里應聘心儀的職位。
打印出來的職務、工作內容
要填寫的應聘表和寫給落選者的信(小兒子應聘成功的原因是期望薪資比較低),工牌也是有的:
如果想要早點買到心儀的好物,媽媽牌信貸服務社了解一下!認真工作積累的信用額度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多的貸款哦。
這位媽媽的方法得到了無數網友的點贊,感興趣的媽媽可以參考參考。耗費時間和精力掙得的“工資”能讓孩子更好地明白掙錢不易,在買東西之前會更加慎重考慮。
但用做家務換零花錢的方法要適度哦,因為家務勞動本來就應該每一位家庭成員一起承擔。
04 不讓孩子參與重大決策
如果不讓孩子參與買車或度假的計劃過程,他們會錯過重要的金錢課程,因為他們很少有機會了解家庭的大筆開支,這是了解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間關系的最好方式。
比如談論期待的春節假期行程,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談論機票價格、開車還是坐飛機、餐食酒店的價錢等等,孩子們還可以對行程的細節提出自己的意見。
買車也是同樣的道理。孩子們可能覺得跑車很酷,但他們并不清楚買一輛跑車或者二手車到底需要多少錢,讓孩子參與到家里的經濟決策中來。
05 把金錢當做不方便談論的話題
錢不是諱莫如深的話題,財商教育和性教育同樣重要。《小狗錢錢》里有這樣一個情節:
錢錢讓小女孩吉婭列出了10個想變得富有的理由,而寫完那份清單以后吉婭突然覺得,“富裕”是一件很值得去爭取的事情。富人可以輕易買到這些東西,也能做許多有趣的事情。
我們不是要培養一個富豪或者小財迷,正確的財商教育能讓孩子為將來做好準備,在投資理財、管理家庭財富,對理想生活品質的期待、職業規劃等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父母成功或失敗的生活案例就是孩子最好的經濟學實例。
06 不重視金錢教育
什么是借,什么是貸,它們有什么區別?什么是信用卡?這些概念非常重要,我們應在孩子年齡還小時就與他們討論這些概念,談論使用信用卡的危害。
當被問到信用卡是什么時,兩個小姑娘在爭論信用卡是在刷卡機上橫著刷還是豎著刷的
你家有什么好用的傳授金錢知識的小方法呢,留言分享一下吧~~
參考資料:
【1】Six things almost every parent does that set kids up for financial misery,https://www.cnbc.com/2019/11/27/redline-these-money-moves-if-you-want-to-raise-financially-smart-kids.html
【2】Habit Formation and Learning in Young Children ,https://mascdn.azureedge.net/cms/the-money-advice-service-habit-formation-and-learning-in-young-children-may2013.pdf
如果喜歡,請轉發分享:)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到其他公眾號,
請在評論留言獲取內容授權。
pos機刷卡提示沖正失敗怎么辦?
沖正是因為上一筆交易沒刷卡成功,沒出小票就視為交易不成功。再刷就會沖正上一筆,如果沒出小票但是客戶收到扣費短信,沖正了這筆錢又會退回到持卡人的卡里。
拓展資料:
一、沖正交易
即一筆交易在終端已經置為成功標志,但是發送到主機的帳務交易包沒有得到響應,即終端交易超時。所以不確定該筆交易是否在主機端也成功完成,為了確保用戶的利益,終端重新向主機發送請求,請求取消該筆交易的流水,如果主機端已經交易成功,則回滾交易,否則不處理,然后將處理結果返回給終端。
二、“沖正成功”和“沖正不成功”的兩類結果:
(1)“沖正成功”:此項交易金成功沖正退回,需要重新刷卡交易。
(2)“沖正不成功”:POS機與銀聯結算中心在數據傳輸過程中發生故障造成,交易發起方的賬戶已被劃撥扣款,交易發起方需要重新刷卡交易。
三、介紹
在銀行業務中,沖正是對一筆正交易的反交易。這個名詞,現在在業務上與技術上的理解是有一定的差異的。在技術上銀聯交易用的比較多,比如一筆取款,當超時收不到回應時或其他原因交易不正確,需要對原始取款發一個沖正交易,防止交易失敗了,但又下了客戶帳;在業務上原來的會計上叫隔日紅字沖正,即對原來所記的帳務,同方向紅字記賬。
此外,如果一期賬單發卡銀行錯收了客戶的資金,或者持卡人在還款交易最后一天已經全部還清但銀行卻錯收了滯納金和利息的,如果待銀行核實之后屬實的,銀行方也會把這筆多收金額反方向記賬,即減去那筆多收金額,這也稱之為“沖正”。
四、使用原則
自動沖正的濫用會導致賬務的混亂,因此,自動沖正機制只有在某一方記賬返回超時,銀行方無法確定其記賬結果,存在出現單邊賬的可能時,才可以采用。自動沖正的常見形式主要有兩種:實時自動沖正和批量自動沖正。
以上就是關于刷卡機錢刷上了交易失敗咋樣,為了彌補小時候的自己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刷卡機錢刷上了交易失敗咋樣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載請帶上網址:http://www.keemji.com/shuaka/6472.html
- 上一篇:手機藍牙刷卡機怎么弄
- 下一篇:刷卡機交易怎么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