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機支付行業現狀風險和機遇并存
1、POS機系統在我國應用的現狀及前景
POS全稱為point of sale, pos機系統具體指的就是收銀機系統。好的pos機系統對于一個商家的幫助是顯而易見的,簡化了終端的收銀步驟,同時也完整而又準確地記錄了每一筆的交易。展望未來,pos機系統會在操作程序上,和聯網程度上做出改進,在我國,無論是大小商家中的前景都是很樂觀的。2、pos機行業還能做嗎?手機無卡支付怎么樣? 安全靠譜嗎?
說到支付行業,很多心酸苦辣,做支付的都知道賺錢,由于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對各行各業也是有著很大影響,最近金融支付行業也是一次新的革命,支付行業的收單pos機最近有著新的變革,支付行業最幾年持續上升的業績,讓很多做支付工作的朋友有著不錯的收入,做pos機推廣因此也是屬于高收入人群。531997019那么現在做POS機還好做嗎?
我個人的見解是不好做了,已經過了風口了,牛也很難飛起來了。
看看自己的朋友圈,以前是被w商占領,現在全都是做金融的,每天各種口子滿天飛,隨著行業監管的越來越嚴格,和各種業務的正規化,中介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了。
那么現在什么好做哪?答案我也不清楚,只是我想給大家點建議。
1、不要坑害客戶,客戶不懂不是罪,賺錢一定要有原則,沒有原則,終究麻煩會找上門。
2、不要太過于追求暴利。
3、不要太相信簡單輕松的躺賺收入
4、及時做出變革,多嘗試一些新的業務,當然一定要正規化
5、不要吊死在一棵樹上,要多元化
6、有一項業務一定要是穩定盈利的,無論行業如何變革,起碼保證能夠生存
7、相信常識,明白原理是什么
8、跟對人,跟個靠譜的人,讓你少走幾年彎路
9、不要輕言放棄
10、不要相信契約精神,或者人脈靠不靠譜,相信利益,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兩年由于央行亂發支付牌照,所以導致了市場競爭過于激烈,支付牌照的贏利點,在于壟斷,如果大家都有支付牌照了,那么要這玩意還有什么用,所以有支付牌照的公司靠刷卡賺不回利潤,就想了個壞招,就是租賃通道,比如打著XX平臺公司的手刷,XX平臺公司的無卡支付,其實都不知道啥人買的,跟此公司沒有任何關系,那么買這些通道的公司怎么盈利哪?上文也說了,你刷一萬平臺只能賺到12元,過去的大部分手刷,代理商幫他推廣的分潤是一萬15—20元,那么貼牌公司不可能賠錢把,于是就把費率跳到0或者減免類費率,為此來保證能夠持續運作,所以大家也就明白,為什么這兩年,支付市場這么火爆,什么人都想來插一腿嗎?看看朋友圈,不賣POS機,簡直對不起自己的好友,但是此舉一出哪,銀聯和央行就賺不到錢了,由于你刷的是0費率的商戶,導致銀行和銀聯一分錢都賺不到,而信用卡的本質是一種貸款,貸款就要有利息,你不給我利息,我還給你玩啥,所以這兩年大規模的封卡降額,本質就是由于支付市場的亂像導致的,在此也給小白提個醒,千萬要注意,有些話的話就不說了,封卡降額的,自己吸取教訓把。
由于這種關系太過于混亂,內幕太多,我只能簡單給大家梳理一下其中的利害關系,僅供參考,不要傳播。
1、銀聯和央行
2、銀行
3、有牌照的平臺
4、無牌照平臺
5、客戶
銀聯和央行有兩個贏利點,第一是刷卡收入,比如客戶刷正規的大POS機,(出小票那種)一萬塊錢,扣60元,銀聯要賺到42元,這是刷卡收入,第二是央行賣牌照的收入,比如賣個牌照 2個億,總計是這兩部分的收入。
銀行賺的錢主要是刷卡收入,比如客戶刷正規的大POS機,(出小票那種)一萬塊錢,扣60元,銀行要賺到12元左右。
一般正規的支付公司,費率一般不會太低,如果太低就是合作了低費率商戶,比如醫院,房地產,等商戶費率很低,這樣銀行賺不到錢,就會封卡降額,但是持卡人也不能讓自己的信用卡長期處入空卡狀態,至少卡里余額也要有10%的余額。所以我們一定要正常選擇,如果出現封卡降額的情況一定要注意查一下自己是哪一方面原因。
當然說了這么多廢話,只是讓大家明白原理,因為據我調查,大部分的中介,都是啥也不知道,看人家干啥,啥東西火爆就跟著干了,或者被美好的描述所吸引,不惜拉著親戚朋友,把自己的朋友圈,變為一灘臭水,而自己錢也沒落到,圈子也毀了,或者散盡家財,搞一堆沒用的機子賣不出去,最后砸手里,哭爹喊娘也沒人搭理,我所舉的例子絕不是危言聳聽,做支付行業不像你賣個面膜,貼臉上最多沒啥用,不至于毀容,不像你賣個水果,吃了最多拉個肚子,也死不了人,可是做支付行業,牽扯到的相關方面太多,而客戶就是棋子,你等于用客戶的命運來滿足各方面人等的需求,而此行業的本質并不是暴利行業,而是靠時間積累,慢慢獲得收益的一個行業,所以大部分剛踏入此行業的小白,最終能夠獲得長久收益的人幾乎沒有,在于市場,更多的是自身的原因。
因為這些因素,我建議大家選擇大品牌,最近也出來很多的還款app ,還款app,在互聯網大趨勢下也是比較不錯的,前景一片廣闊,也可以代理拿分潤,不壓貨,有了解的朋友可以隨時咨詢我531997019
3、pos機的風險和危害?
Pos機的主要風險就是小型、實力不強,成立時間不長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推出的,一旦出現問題不能及時到賬,甚至不能兌付,造成損失。Pos機的危害主要是造成一些人便利信用卡套現,甚至出現信用卡逾期欠款;容易使一些人過度消費,形成債務;跳碼pos機損害信用卡發卡行的利益等。
4、支付行業pos機的發展趨勢
手機POS機或將成為市場新增長點
根據iResearch數據顯示,2019年第三方移動支付的交易規模達到226.2萬億元,同比增長18.7%。手機POS機作為POS機具的種類之一,隨著我國第三方移動支付行業的蓬勃發展,未來將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而早在2018年12月4日,中國銀聯便聯合各大商業銀行及華為,小米,三星,OPPO,魅族等主流手機廠商正式啟動了銀聯手機POS產品首批應用試點合作。
2020年2月下旬,拉卡拉發布公告稱其與華為達成了合作,雙方將共同圍繞華為終端,開展手機POS收款,會員營銷,便民業務和華為支付推廣等業務合作。
老牌手機支付機構與占領國內市場大部分份額的手機品牌合作的這一消息,吸引到整個互聯網支付行業的關注。未來,隨著用戶與企業需求特別是連鎖企業批量采購的增加,手機POS機的普及率將逐步提升。
——更多數據及分析請參考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商用POS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5、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現狀如何
第三方支付產業圖譜
第三方支付是商戶與客戶支付處理及結算的中介,盈利模式是依據交易量的比例向客戶收取服務費。根據2010年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規定,第三方支付業務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類:網絡支付、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其中網絡支付包括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固定電話支付和數字電視支付等。
支付牌照規范行業發展 拔高行業壁壘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的規定,第三方支付機構需要持有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才能從事相應的第三方支付業務。2011年,央行發放首批支付牌照,行業開始進入規范化發展,同時,牌照也給行業構建了較高的壁壘。截至2020年9月,我國共發放非金融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9批,現存仍未到期或仍未被注銷的牌照公司共有242家。
從牌照數量來看,目前仍未到期或仍未被注銷牌照數量有384張,其中銀行卡收單62張,預付卡發行與受理147張,預付卡受理6張,互聯網支付108張,移動電話支付48張,數字電視支付5張,固定電話支付8張。
2020年市場交易規模持續增長 移動支付成為最大引擎
近年來,隨著智能移動終端的迅速發展與普及、各類電商消費類平臺的移動化,為第三方移動支付創造出更多的使用場景,促使該行業得到飛速發展,從而使得我國第三方支付行業整體交易規模持續增長。
2013-2019年,第三方支付綜合支付交易規模由17.75萬億元增長至248.51萬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我國第三方支付綜合支付交易規模超過200萬億元,達201.99萬億元,估計2020年全年我國第三方支付綜合交易規模將達到280萬億元。
移動終端和電子商務的發展是移動支付迅速發展的重要前提。根據CNNIC發布的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0年底,我國移動支付用戶規模達8.53億人,較2020年3月增長8744萬,占手機網民的86.5%。
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和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我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從2013年的1.3萬億快速增長到2019年的超過204萬億,2013-2017年增速連續4年超過100%,成為拉動我國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實現高速增長的最大引擎。根據Analysys
公布的預估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第三方移動支付的交易規模有望突破240萬億元。
企業數字化轉型成為B端市場發展契機
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發展前期以C端市場(賬戶側)作為主要切入點,C端支付占據了第三方支付市場規模的絕大部分,但目前行業新增用戶流量已經趨向飽和,由增量市場逐漸轉為存量市場。而隨著互聯網+賦能傳統產業的改革,B端(收單側)市場逐漸成為行業增長的動力。
根據iResearch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第三方支付線下收單交易規模達64萬億元,同比增長16.7%,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線下消費場景轉移至線上,線下零售交易量有所下滑使得線下收單交易規模有所下降,估計2020年中國第三方支付線下收單交易規模約為61萬億元。
剔除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從我國商戶側數字化程度來看,目前我國仍有95%的中小微商戶仍未達到數字化經營的基礎水平。在中小微商戶數字化經營轉型升級的背景下,第三方支付B端市場孕育著巨大的想象空間。
第三方跨境支付C端市場線下交易規模有望超過線上
自2014年起,全球B2C跨境電商交易額增速保持在28.8%的高年復合增長率,在其發展過程中,第三方跨境支付不僅憑借技術手段降低了金融服務的成本和門檻,提高了用戶使用頻次,同時具有快速便捷、安全性較高的優勢,已成為不可或缺的支付渠道。
第三方跨境支付公司C端線上支付領域主要包含跨境進口電商以及垂直支付,在這一領域中,第三方跨境支付發展受到制約。一方面是由于跨境進口電商市場趨于飽和增速放緩,且一部分電商平臺逐漸將收單收款業務交由支付寶國內、微信國內端負責,再自行進行后續購匯款;
另一方面垂直支付領域規模也將逐漸縮小,因其存在單筆支付金額較大、部分交易無法還原真實性等問題,因此將面臨更加嚴格的管控。同時2020年受疫情影響,雖一定程度上會刺激消費者線上購物行為,但由于國際物流及經濟環境的負面影響,以及出國旅游及留學市場受到重創,預計線上整體規模會呈負增長趨勢。
而線下部分則主要是布局國人出境游境外線下消費場景,支付寶、微信近年來著力布局此方向。2020年受全球疫情影響,C端線下支付規模會大幅縮水,然而疫情過后隨著出境旅游及出國留學消費市場的恢復,預計其增速將回歸高位線,規模最終有望超過線上領域。
C端市場形成壟斷格局 B端市場競爭開始起步
2020年第二季度,我國第三方支付綜合交易市場上支付寶、財付通和銀聯商務分別以49.16%、33.74%和6.93%的市場份額位居前三位。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加之線上流量場景已趨向壟斷且達到飽和期,線下場景成為第三方支付巨頭要挖掘的金礦。目前,我國第三方支付C端市場競爭格局已基本形成,財付通(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等機構憑借著二維碼支付,搶占線下市場。根據易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支付寶和財付通分別以55.39%和38.47%的市場份額穩居前兩名,由此
相較于C端市場,目前我國第三方支付B端市場相對分散,根據iResearch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第三方支付線下收單市場中,銀聯商務流水約為5萬億元,占線下收單市場交易規模的比重為7.8%,拉卡拉占比為5.1%。
大魚吞小魚 小魚吞蝦米 攪動市場競爭
在央行收緊牌照發放以及采取嚴格續展工作后,市場上便迎來了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收購和轉讓潮。與此同時,近年來新興的互聯網巨頭為自身產業內的業務提供便利,同時進行輸出,掌握更多的大數據源紛紛通過并購等方式布局第三方支付。
2020,在疫情催化和嚴監管的背景下,大型互聯網或互聯網金融企業加快并購小型第三方支付企業,收購潮繼續涌現,行業整合將持續加劇。
優質企業飛速發展 行業迎來上市潮
與此同時,2020年商戶收單側的多家企業開啟了上市進程,銀聯商務、連連支付等多家企業公布上市計劃,商戶收單側企業開啟上市潮。
監管政策加碼 首提支付領域反壟斷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第三方支付早已不再是單純的支付了,信貸、理財、保險等金融功能不斷在支付入口層層疊加,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交叉風險越來越大,因此,近年來第三方支付行業相關監管政策逐漸趨嚴。
2021年1月20日,為加強對非銀行支付機構的監督管理,規范非銀行支付機構行為,防范支付風險,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支付服務市場健康發展,中國人民銀行下發了《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征求意見稿)》,《條例》以強化金融監管為重點,在第55-57條明確了關于支付領域相關的審查及反壟斷監管,明確界定相關市場范圍以及市場支配地位認定標準,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條例》體現了賬戶側機構與收單側分類而治的原則,也表明了強化相關領域反壟斷審查是大勢所趨。
支付領域反壟斷政策的提出,為各大平臺公司提供了發展機遇,大廠通過獲取支付牌照、自建支付渠道的方式,一方面可以節省渠道費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公司生態閉環的形成。
因此,自2020年下半年起,主要互聯網大廠開始加快布局第三方支付業務,爭取抓住最后的時間窗口,為公司后續業務發展打開新局面。
前瞻觀點:海外及B端市場驅動 行業仍具有較大增長空間
隨著我國跨進交易需求的增加、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推進,第三方跨境支付及第三方支付B市場將成為驅動第三方市場交易規模增長的新引擎,我國第三方支付市場交易規模有望持續增長,前瞻預計到2026年我國第三方支付綜合支付市場交易規模有望突破570萬億元。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第三方支付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2020年市場交易規模持續增長 移動支付成為最大引擎
近年來,隨著智能移動終端的迅速發展與普及、各類電商消費類平臺的移動化,為第三方移動支付創造出更多的使用場景,促使該行業得到飛速發展,從而使得我國第三方支付行業整體交易規模持續增長。
2013-2019年,第三方支付綜合支付交易規模由17.75萬億元增長至248.51萬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我國第三方支付綜合支付交易規模超過200萬億元,達201.99萬億元,估計2020年全年我國第三方支付綜合交易規模將達到280萬億元。
移動終端和電子商務的發展是移動支付迅速發展的重要前提。根據CNNIC發布的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0年底,我國移動支付用戶規模達8.53億人,較2020年3月增長8744萬,占手機網民的86.5%。
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和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我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從2013年的1.3萬億快速增長到2019年的超過204萬億,2013-2017年增速連續4年超過100%,成為拉動我國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實現高速增長的最大引擎。根據Analysys
公布的預估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第三方移動支付的交易規模有望突破240萬億元。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第三方支付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轉載請帶上網址:http://www.keemji.com/posjifive/308706.html
- 上一篇:社??╬os機余額查詢
- 下一篇:pos機周日凌晨兩點刷為什么不到賬